心血管病科 - 科室特色医疗

您的位置: 科室特色医疗

搭桥术后再发胸痛 医生妙手撑起“保护伞”畅通血管

发布时间:2024-07-02 09:52:03 本文来源:

   近日,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三病区熊斌主任介入团队,在该院副院长、心血管病科主任、海归知名心血管病及介入心脏病学专家杨胜利教授的指导下,在院内首次应用波科Filterwire血栓保护装置,为一位冠脉搭桥术后再发胸痛患者的静脉桥血管进行切割球囊、药物球囊等介入治疗,成功改善血流、缓解症状,实现了“有介入,无植入”的介入治疗理念。

   心脏搭桥14年后再发胸痛

   今年71岁的龚先生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尤其冠心病较为严重,为了控制病情发展,他曾经在14年前做过冠脉搭桥手术。但随着年龄增长,龚先生在劳累后仍是偶有心脏不适症状发作,尤其是在半年前,他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活动后胸痛症状,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即使调整用药也没有太大的改善作用。龚先生随即到医院进行了检查,通过冠脉造影发现三支桥血管中的一条静脉桥血管出现了较严重的狭窄。

   桥血管是指在搭桥手术中从别处移植而来、用于重建心肌血液输送的通道,其作用相当于是重建了一条通路为心脏供血。因此,当桥血管也发生狭窄等病变时,心脏供血将会严重受影响,从而导致胸痛等症状的出现、加重。对于桥血管病变的治疗,可根据具体病情选择药物治疗、二次搭桥或介入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式。

   对于龚先生来说,他的桥血管病变已较为严重,口服药物治疗作用有限;而二次搭桥危险性相对增高,再加上他患有多种慢性病,体质较差,因此再行搭桥手术治疗也并不合适。综合考虑之下,龚先生接受了医生给他的介入治疗的建议。

   血栓保护+球囊治疗 改善桥血管血流

   相较于搭桥手术,介入治疗创伤较小,有利于患者康复。但是针对桥血管进行介入治疗,仍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三病区介入副主任熊斌表示,桥血管尤其是静脉桥血管的管壁较薄、脆性大,稍有不慎很容易导致破裂;而且桥血管内容易形成松软易碎的斑块,在进行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操作时脱落风险较大,一旦斑块及其碎屑脱落即可导致慢血流或无复流,甚至栓塞等,给患者带来危险。

   虽然介入有难度,但为了帮助龚先生及时恢复心脏正常供血,唯有迎难而上。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三病区熊斌及介入团队在杨胜利教授的指导下,仔细分析龚先生的病情,最终确定了使用切割球囊、药物球囊改善桥血管狭窄,同时应用Filterwire血栓保护装置,积极预防血栓脱落。依据周密的介入方案,龚先生的介入手术顺利实施,且术后恢复良好,胸痛等症状基本缓解。

   据介绍,血栓保护装置就是在导丝上安装了过滤袋,通过一体化设计能够较顺利地进入血管,在操作过程中一旦有斑块或碎屑脱落,过滤袋即可及时“捕获”,并在医生操作下将其带出体外。简单来说,血栓保护装置就像是给血管撑起了“保护伞”,能够较好地避免血栓等脱落于血管影响血流。

   在Filterwire血栓保护装置的保驾护航下,熊斌主任顺利进行了切割球囊+药物球囊操作。切割球囊是将微切割技术和传统球囊结合在一起的特殊球囊,在病变位置扩张后,使球囊上隐藏的刀片露出,借助压力切开斑块。在切割球囊“开路”后,药物球囊的使用则可通过释放药物作用于血管壁,抑制内膜增生,保证血流通畅。球囊的应用遵循了“有介入,无植入”的介入治疗理念,在起到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不会留下植入物,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患者的远期预后获益。

   开展前沿技术 提升复杂冠脉介入治疗水平

   在杨胜利教授的带领和指导下,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在介入领域一直紧跟医学发展,及时学习前沿技术,提升治疗水平。作为国家卫健委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区域中医心血管病诊疗中心,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也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综合诊治,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健康,为冠心病及复杂血管病变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希望。

——摘自2024.6.12河北新闻网